发布时间:2016-10-25 09:49:41
高分生源的供需关系已渐渐逆转,名校对高分生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,而考生很难有时间和能力充分取舍心仪的学校。
每年高考结束,各大高校都会使出浑身解数,以在争抢高分生源的“招生战场”上抢占地盘。有的招生人员直接把电话打到高分考生父母那里,有的招生 人员通过“签约”提早锁定高分考生,亦有招生人员为高分考生提供选择专业优先权和其他特权。提供巨额奖学金也是招徕高分生源的老办法,例如,今年暨南大学(分数线,专业设置) 为高分考生提供最高10万元的奖学金。
对多数家庭而言,1万元起,10万元封顶的奖学金,是个大数目。然而,归根结底,这些采用不同招生手段的高校,进行的还是一场“零和”的生源竞争。
说这样的竞争是“零和”的,可以从两重含义理解。第一重含义是:不论各大高校采用哪种招生手段,高分考生数量也就那么多,某学校多招到一个,其 他学校就必然会少招到一个,不论各校招生手法多么新奇,投入资源有多么巨大,对总的教育发展没有促进作用。第二重含义是:在招生竞争中投入的各种资源,既 无益于提高教学质量,也无法转化成更多有利于全体师生的教育资源,更不能给科研工作带来任何帮助。用各种优厚条件作为“诱饵”,还会严重影响考生选择学校 和专业时的判断力。毕竟,填报高考志愿是人生大事。
批评这些高校固然简单,我们却也有必要看到现实——当下,几乎所有知名高校都会把大量资源投入到招生竞争中。去年,一场发生在清华和北大两校招 生人员之间的网络口水战,更是证明了顶级高校亦不能免俗。如果仅仅是一两所高校这样做,我们可以去批评这些高校,但大多数高校都这样做的现实,难言高校招 生体系没有问题。
恢复高考至今,先由考生按顺序填报志愿,后由各大高校统一录取的模式从来没有变过。在过去,高校录取名额是稀缺资源,能考上大学就已经很不容 易,高校也不愁生源。因此,这种不利于考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招生制度并没有暴露出问题。但是,高分生源的供需关系已渐渐逆转,名校对高分生源的渴求越来越 强烈,而考生很难有时间和能力充分选择心仪的学校。而且,考后的志愿填报期是高校争抢学生的主要时间窗口,于是,各大高校也就只好放下身段,一门心思投入 到这种看谁“出价”高的招生竞争之中了。
如果考生们能真正“平行”地填报多个志愿,由各个学校分别录取,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再在被录取的学校中慢慢选择,各大高校又何必着急锁定生源?而 考生选择高校的窗口期的延长,也将让考生与家长能更冷静地比较学校间的优劣短长,让教学水平和学习环境——而非招生办的“出价”——决定考生的最终去向。
高考每年都影响着数百万年轻人的前途,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,这个道理没有人不懂。简单照搬外国录取制度也许不可行,但是基于扩大考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空间这个大方向,积极开展制度设计和相关调研,却是可在短时期内落实的。
. End .
上一篇 盘点非“211工程”的名牌高校 这些院校也很牛 | 下一篇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各类学科竞赛要求汇总
▪论文查重前我们要搞清楚哪5点事项?
论文查重是学术写作中必须面对的环节,但很多人在操作前容易忽略一些基础问题。为了避免...
▪毕业生同届论文会相互进行论文查重吗?
关于毕业生论文查重的问题,存在不少误解。实际情况需要分不同情况说明,但总体来看,同...
▪论文查重过程中原创度会被哪些原因所干扰?
论文查重时,原创度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。不少人发现明明自己写的文章,查重率却偏高...
▪开题报告在论文查重中起到主导作用吗?
开题报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属于前期准备工作的一部分,主要作用是明确研究方向、规划研究...
▪毕业论文答辩完经修改后还要查重吗?
毕业论文答辩后是否需要再次论文查重,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具体要求。不同高校在流程上有差...
▪论文查重和论文代写有什么关联呢?
论文查重和代写看起来没啥直接关系,但现实中这两件事经常被放到一块儿说。查重是检查论...
▪PaperTime_毕设如何快速完成呢?
毕设通常包括摘要、引言、文献综述、研究方法、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。用户可以参考关于...
▪毕业论文命题有哪些好的建议?
毕业论文命题是整个研究过程的起点,一个好的命题能明确研究方向、吸引读者兴趣,并为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