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客服

怎么写传统的论文

发布时间:2019-05-20 16:48:16

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髓,但几千年来,创新在中国文化中从来不是一个特殊的文化。人们普遍尊重圣贤的教诲,上级的权威和大多数人的习惯。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写作中,很多时候就表现为盲目从众和人云亦云。但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。许多科技期刊的注释中都清楚地阐明了原创性的最基本要求。根据小编的观察,有时从众的惯性思维会被一些中国作者不自觉的带入到写作里。以下是两个示例。
    第一个例子是常见的“研究热点”。”这个词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,问题是它如何在论文中被使用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在介绍中写入了这个词,以解释为什么进行研究。有些作家甚至说每个人都是这样写的。没有它我们怎么写?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,所谓研究热点,就是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问题。因为很多人都在研究它,我也研究过它。换句话说,我开展一项研究当然是因为这项研究重要,为什么重要呢?因为很多人认为这很重要!这就是逻辑吗?从现实的角度来看,遵循主流可能是一种比较现实的“实际”。但是从科研创新的角度,“研究热点”只是一种现象,而不是开展研究的真正原因。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研究本身的意义,它能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,以及为什么这个科学问题需要解决。是的,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可能被许多人认识到,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。作为一名作者,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意义,并将其表达出来,而不是照搬过去。事实上,在我读过的大量西方作者的科学论文中,没有人把“热点”作为从事研究的根本原因。例如,可以写一种新型的药物分子,因为某种疾病需要克服,过去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问题是什么,新出现的分子有很大的潜力,但是有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,所以,我们做了以下的研究。而不是简单的说一句,这种新型药物分子很“热”或者很“流行”,所以我们就研究它了。
    第二个例子是常出现结论或者论文摘要末尾的惯用句式“为****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”,“具有深远的意义。“这没什么错,但并不是很有营养,而且缺乏具体的信息是空洞的。把同样的句式套用到几乎任何科研工作上都是适用的。所谓科学研究,可不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者解释某个现象提供科学依据么?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系统,任何研究背后都有一套或多套理论(假设),提供“理论指导”肯定是正确的。 使用这样的cliché(中文翻译不太好听,叫陈词滥调)会让文章显得缺乏原创精神,所以我认为是应该尽量避免的。说明一项研究的意义,可以写填补了之前研究的什么空白,解决了一个什么具体问题,对本领域做了什么样的贡献。总而言之,用具体的事实说话,而不是套用一个空洞的句式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糊真理。
    在这里小编想特别强调的是, 如果是面向英文期刊投稿,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,上面所说的问题会很自然的成为很多西方读者、包括评审专家的疑问,当然需要加以避免。即使对中国的期刊来说,尽管许多文章可能曾经使用过诸如“研究热点”或“提供科学依据”这样的词,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都是应该保留的好习惯。如前所述,这种写作方式缺乏作者本人的独立思考,不利于文章的原创性。小编认为,不好的习惯应当依靠我们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去纠正,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养成刨根究底、认真思考的习惯,维护科研工作的创新精神。

在线客服